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问题的六次批示谈工作作风
从2014年5月到2018年7月,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六次就“秦岭违建”问题做出重要批示,前五次批示,陕西省和西安市面对违建问题,没有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“不彻底解决、绝不放手”。2018年7月,习近平总书记对秦岭违建别墅作出第六次批示:“首先从政治纪律查起,彻底查处整而未治、阳奉阴违、禁而不绝的问题。”当月下旬,中央专门派出中纪委领衔的专项整治工作组入驻陕西,展开针对秦岭违建别墅的整治行动。如今,千余栋违建别墅被整治,拆除复绿工作有序进行。
从禁而不绝到令行禁止,从违建别墅野蛮生长到山川复绿郁郁葱葱,这是一场生态保护的战役,更是一场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决胜战役。这一场专项整治行动,折射出习近平反对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顽症的鲜明态度,更折射出习近平总书记的“钉钉子精神”。这也是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应该坚持和提倡的工作作风,马上就办,真抓实干,一抓到底。
一、要深刻认识“真抓实干”工作作风的意义
“马上就办”是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践行的工作理念和工作作风,体现的是雷厉风行、紧抓快办的工作作风,展现的是忠诚担当、无私奉献的实干精神,彰显的是不忘初心、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。弘扬“马上就办、真抓实干”工作作风,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,坚持不骛虚声、踏实工作的具体要求;对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作风建设要求,顺应人民期盼,推动汾阳全面发展,具有重大现实意义。
二、关于落实“真抓实干”工作作风中存在的问题
一是态度“浮”于表面。工作热情不高,缺乏追求执着的热情,对事业没有理想信念,对工作没有目标追求,满足于完成对付的日常工作,没有向更高目标努力奋斗的动力。 工作安于现状,认为把份内的工作做好就行,内心抱有等、观、望的思想,害怕出现“洗碗效应”,认为多做多错,少做少错,缺乏“逢山开路、遇河架桥”的闯劲。面对一些难啃的硬骨头,缺乏“向困难叫板、向矛盾挑战”的勇气。在“担当负责,攻坚克难,以钉钉子的精神抓落实”方面缺乏足够的耐力和韧劲,做事情点到为止,流于表面。
二是工作“浮”光掠影。工作缺乏主动性,工作锐气、劲头有所减弱,在开拓创新、率先垂范、模范担当负责、攻坚克难、不回避矛盾方面作用发挥还不充分,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、新情况研究掌握不够,缺乏创造性地推进工作的举措,习惯于凭经验想问题办事情。工作只满足于上传下达,部署的多,检查的少,不重落实。对基层缺乏服务的真情,害怕触及困难和矛盾,深入基层下到一线少,调查研究少,难以真正帮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,缺乏全局观念和服务意识。
三是精神“浮”躁不安。工作没精神,做事没状态,说话办事缺乏雷厉风行,说干就干,干就干好的精神;对本职工作不热心、不关心、不积极,能拖则拖,能掩则掩,敷衍塞责,应付了事;习惯于按部就班,循规蹈矩,墨守成规,不是积极主动地找事做,而是消极被动地等事做,对工作没有前瞻性,不求有功但求无过。不注重深入调查研究,浮在面上多,以文件落实文件,以会议落实会议多,对当前的新情况、新问题了解不多,解决实际问题少。
三、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,马上就干,真抓实干
一是要增强执行力,提升工作效率。要把“马上就办,真抓实干”作为一种精神、一种工作作风,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拖拉扯皮、敷衍了事、不善担当等现象。通过转变作风,加快形成落实有力的高效执行机制、快捷方便的办事服务机制、规范文明的行政执法机制、纪律严明的监督问责机制,以“马上就办、真抓实干”制度化、常态化助推作风建设长效化。
二是要立说立行,真抓会干。对有利于事业发展,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事情必须当机立断、拍板定案;定下来的工作,说干就干、全力推动;部署的任务,抓紧实施、一抓到底,不找借口、不打折扣,抢占先机、赢得主动。以“真”字当头,察真情、出真招、下真功、见真效,努力把问题考虑得更周全一些,把措施准备得更细致一些,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,在敢抓真抓、实干真干中解决问题、推动工作。
三是要注重实绩,全程问效。以任务是否完成、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“马上就办、真抓实干”的最高标准,以结果论成败。通过强化督查,严肃问责,对已落实的抓巩固,正在落实的抓进度,尚未落实的究原因,落实不力的查责任,确保工作事事有回音、件件能落实,切实增强干事创业的责任感、只争朝夕的紧迫感,积极作为、敢于担当,以各项重点工作的加快推进,促进全区经济社会高效高质发展。
四是要依法依规、优化服务。按照法律法规、政策要求,有时限明确要求的按要求办,没有明确要求的按相关法律法规办,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、法无授权不可为,全力打造审批效率高、审批事项少、投资环境好、政务服务优、法制保障强的发展机遇。
习近平总书记说过“我们都是其中一个建设者。做好顶层设计后,只要一锤接着一锤敲,必然大有成效。”“非知之难,行之惟难”,难在行动,更难在坚持。求真务实、脚踏实地,久久为功的作风,广大干部当以之为范。